为期八年的“前瞻基础建设计划”(前瞻计划),是总统蔡英文二〇一七年提出的重大经建计划,内容包含“绿能建设”、“数码建设”、“水环境建设”、“轨道建设”及“城乡建设”五大方向。由于推出时相当仓促,外界批评根本就是回避立法院监督、旧酒装新瓶、漠视地方自筹款能力等,其中轨道建设更遭炮轰不务实际,且后续维护所费不赀,最终恐由中央埋单债留子孙。
台中市立委杨琼璎表示,行政院在106年将“大台中地区山海线铁路双轨高架化建置计划规划作业”匡列在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的轨道建设经费中,然而至今可行性报告已审查多时,在经费的估算上也须要配合当年度工程物价调整来计算工程经费,才能合理反映工程成本。
杨琼璎进一步指出,山海环线计划本身就是台铁为主的运输系统,是国有财产,未来会由中央负责兴建营运,后续营运权及收入也都归台铁所有,却要台中市负担超过一半的建设经费,很不公平,目前已请交通部协助向行政院争取计划专案全额补助。
此外,今年前瞻计划轨道建设第三期预算遭砍半,彰化县立委谢衣凤也指出,“台中捷运绿线延伸大坑及彰化规划作业”的期程恐怕拖得更长,蔡政府对前瞻经费规划不善,加上各县市财政自筹能力不同,一开始通通“用喊的”,未来地方配合款势必成为沉重负担。
订阅影音: 中时新闻网民众党立委张其禄也说,由于路轨产业自然独占的特性,在其承担基础建设维持与政策目标(如优惠票价贴补、偏乡路线营运),几乎不可能达成损益两平,更遑论能有利润盈余,所以应从经济自偿率检视,让车站周边资产及资源能被活化、活用,创造间接开发效益来检视其自偿率,但规划时过于乐观经常导致高估收益与低估成本,如前瞻轨道建设的预算执行率低来看,是否在高估运量、土地开发利益、规模,低估地质、当地既有设施复杂程度等状况下,产生土建机电招标流标等预算执行不彰情形。
“整个站只有两位站务人员,”张其禄以“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”目前建置的十个小站为例指出,现今捷运化或铁路地下化,除站点过于密集外,后续营运成本如各站人力分配等,欠缺营运管理上的规划等,也是导致执行率及开发不彰的关键因素。他认为,虽然服务点增加,但各站人力却分散且减少,以高雄美术馆站全部人力约6人、以三班排班制来看,一班约为两人,很难带动最初规划的效益。
针对前瞻计划轨道建设陷入进退不得,成功大学交通运输管理系教授郑永祥也指出,“前瞻轨道建设都会碰到共同的问题,就是需求量不高,谁来买单?”他认为,发展轨道建设应纳入国土规划,有效结合区域治理和都市发展,且建设前必须完成自偿率、运量等可行性评估,同时须考虑未来人口变化、产业发展等因素,才能符合地方需求,并带动经济发展,为地方产生最大的效益。
一月初,立法院三读通过前瞻计划第三期的二千二百九十八亿元特别预算,全数以举债支应,眼看蔡政府“华丽的”八年前瞻愿景已走到一半,停滞的轨道建设能否如期完工,大家都紧盯著看。
更多 CTWANT 报导
(中时新闻网)
本文由:完美体育 提供
关键字: 完美体育-官网APP下载